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平教授“创新的经济学分析”讲座成功举办

时间:2024-05-13      作者:      点击:

2024511下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原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二级教授,接受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院邀请,在中心校区东荣大厦604教室,作题为“创新的经济学分析”的学术报告。商学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樊雪梅教授主持报告会。

首先,张平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界定了创新的内涵,指出创新不是发明,而是一场商业活动;创新也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而是更为广义的知识生产过程。经济学界定的创新包含两类:一是横向创新,即品类的增加;二是纵向创新,即质量阶梯的大跃迁。在创新之中,创新的激励极为重要。创新不只来自于市场竞争,同样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资本市场的企业估值既要考虑外部的竞争能力,也要考虑内部的管理水平,同时还必须关注并购的价值增加。

随后,张平教授讨论了创新框架的突破:生产函数到价值函数,分析了横向创新的两类求解模型,即内生增长函数与“研发-利润贴现”价值函数,以及纵向创新的分析需考虑到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打破均衡的疯狂活动导致了创新的波动与经济的增长,即破坏式创新。创新会受到合适的市场条件、正确的投资策略、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

然后,张平教授还分析了创新激励的变化:从商品激励到资本市场激励。当前实物资产对企业价值估算仅贡献了不足30%,企业形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破坏性创新必须在市场中份额创新,同时能够推动企业所在行业再增长和增加就业。张平教授重点介绍了一些如PVGO等的经济模型,展示如何量化创新的经济效益。

张平教授还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创新,将决定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科技创新的前沿讨论应该回归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一是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引起的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还是人力资本。二是创新不仅仅是物质的,而且对其衡量应该拓展至人类新知识的创新中。三是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突出了使用价值的直接度量和分配,改变了传统要素基于私人占有的分配性质,更突出人的质量在数字化时代的价值,而且参与数据和知识生产过程的人力资本更容易获利。

最后,张平教授聚焦于政府在创新经济中的作用职能,解读了中国创新和政策的激励。创新的适宜性最为重要,需充分考虑中国市场导向与消费者需求。中国过去出口导向型的技术进步使中国产业链获得了较为完整的发展,在中高端市场中,中国制造占比达到了50%以上。而当下,在全球化转变趋势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华人经济”逐步崛起。与此同时,绿色转型也是创新背景下企业转型的重点,而政府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引导与支持作用,碳金融、绿色金融与ESG三种金融机制逐步发展,促成绿色供应链的形成和产业绿色转型的实现。


张平教授的讲座,使同学们学习了创新视角下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分析范式,使之能直接接触到创新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了其对经济学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讲座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和探讨创新在经济中角色的机会。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还是对于企业的微观经济,理解创新的经济影响、政策激励和行业发展趋势都是至关重要的。讲座也推动了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研究方法,为其学术研究拓展了实用的经济模型和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