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张公一教授与博士生杨晓婧的学术论文《数字技术驱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21期全文转载。文章旨在探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数字技术驱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阐释、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为提升数字技术驱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提供启示。

文章认为,低空经济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来。数字技术凭借其规模效应、扩散效应、网络效应等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并提出了“新燕阵”理论模型。数字技术实现了有形要素向无形要素转换的过程,从而激活资源、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拓展产业链,逐步形成“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低空+农业”等新业态,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绿色化。通过数据的开放、共享,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多元主体价值共创和多链融合协同发展。文章通过对低空经济产业要素及其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进行理论阐释,提出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落地和培养科创人才的实践路径。
该成果是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组建后首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文章,也是《新华文摘》首篇关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论述的成果,对我国数字技术驱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