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五届网络经济博弈论坛在吉林长春举办,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承办。

开幕式上,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蔡立东教授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学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邓小铁教授先后致辞。蔡立东教授代表吉林大学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与AI赋能是学术创新的“三驾马车”,是学校未来的工作重心。当前学校正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打造商学与管理、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集群,依托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等平台筑牢交叉融合根基,学校始终秉持“请才”理念,尊重人才主体性、包容人才个性,为人才提供良好成长环境与发展舞台。计算经济学作为连接经济逻辑与技术算力的核心桥梁,在打破学科壁垒、赋能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意义重大,与学校交叉创新理念高度契合。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对学校学科实力的认可,也是推动经济理论与计算技术深度融合的契机。邓小铁教授代表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学专委会致辞。他介绍,专委会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汇聚计算机科学、经济、数学、运筹学等多领域精英人才,2025年1月从专业组升级为专委会,标志着领域发展迈入新阶段。他强调,计算经济学作为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正以空前速度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决策、平台治理等方向的创新,在政府工作、学术研究与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凸显,论坛的举办将为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搭建关键桥梁。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巍教授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学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祁琦教授共同主持。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屹山、香港城市大学李闽溟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齐向彤教授,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副主任程郁琨教授、中国联通集团首批领域专家李张体、智唐科技首席数据官盖志强、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赵军教授、常务副院长隋建利教授、副院长王金明教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毅教授和邓创教授等出席开幕式。

主旨报告1环节,北京大学邓小铁教授以“实体经济数智化前沿挑战”为主题,深入剖析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的关键瓶颈。他指出,计算经济学作为连接经济逻辑与技术算力的核心桥梁,已突破传统学科范畴,在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产业痛点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实体经济数智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报告由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毅教授主持。
香港城市大学李闽溟教授围绕“Facility Location Games”展开分享。他系统梳理了这一“无货币机制设计”经典问题的发展脉络,从2009年Procaccia和Tennenholtz提出的基础模型出发,详细介绍了团队及国内外学者在机制真实性、近似比优化、新模型构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算法博弈论领域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报告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副主任、江南大学程郁琨教授主持。

主旨报告2环节,香港科技大学齐向彤教授以“Application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in the Battle with Epidemics”为题,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场景,分享了运筹学的实践价值。他通过“检测安排优化”“社交距离下的座位布局设计”等具体案例,说明在缺乏特效药的疫情初期,如何通过科学算法提升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展现了学术研究对公共事务决策的重要支持作用。报告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学专委会常务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徐根玖教授主持。

在六大主题分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数字经济、数字资产安全、算法博弈论、社会经济、互联网经济等多个议题展开探讨。会议围绕计算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形成多项共识,为政府制定数字经济相关政策、企业推进数智化转型、学界明确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