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行业实践的认知,明晰职业发展路径,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于2025年6月30日召开2023级、2024级物流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动员大会。本次大会以“理论衔接实践,认知赋能成长”为导向,由王杏老师主持,刘赛、温海涛、张国权、赵中华五位老师全程参与,2023级和2024级物流管理专业全体学生参加。通过系统部署实习任务、解读考核规则、强调安全规范,为全体学生开启实践育人新征程。

王杏老师首先介绍了认知实习的重要意义,强调该课程作为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专业在社会、企业等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人才需求、能力素质要求及岗位发展路径,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不同年级学情差异,本次认知实习分层细化实习要求。对于大二学生,实习内容由个人实习、集体参观、小组调研(含答辩)三个任务构成。大一学生的认知实习则包括个人调研、集体参观、小组调研(含答辩)三项任务。最终,每位学生根据三个版块的内容撰写和提交实习报告。
王杏老师指出:“物流专业近年就业去向较为喜人,其中实习早规划是重要原因之一”。2023级同学需在实习中感知岗位需求,2024级同学应通过调研触摸行业脉搏,两者均需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完成实践闭环。老师以历年就业情况为佐证,指出“高质量的实习是求职的敲门砖,而最难的就是从0到1找到第一份实习”,老师们鼓励大家突破舒适区,主动对接物流企业、事业单位或科研项目。老师们以顺丰物流等企业为例,剖析智能配送、供应链管理等前沿领域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强调实习不仅是教学环节,更是职业素养的孵化场。
大会最后,老师们再次强调在个人外出实习与调研过程中一定提升安全意识,购买保险,并加强与家长和指导老师的沟通。最后,老师们对于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了解答,本次认知实习动员大会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大会,同学们对认知实习的任务和要求有了清晰认识,将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实践挑战。此次动员大会既以结构化部署为实习按下了启动键,也为物流学子构建“实践-认知-成长”的良性教育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