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中国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与异质分化特征——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混频动态因子模型的识别》
作者:隋建利 李悦欣 刘金全
发表期刊:《管理世界》,2024年第3期
1.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经历了多重考验:从内部看,中国正经历着人口增速放缓、资本积累流失以及新生产环境和新消费需求的变化,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地缘政治风险波动加剧,不确定性因素日渐活跃。然而,在内外部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潜力。因此,如何持续提升经济韧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研究意义
文章从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的视角出发,探究中国省际、区域、国家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及异质分化特征,既有助于甄别中国经济韧性的时变轨迹,探索全面提升经济韧性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辨析经济韧性的区域间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好经济韧性的“全国一盘棋”。
3.数据说明和研究思路
在样本选取方面,文章基于中国大陆30个省 (市、区) (除西藏自治区) 2004年—2021年投资、消费、进出口、产出、劳动力市场、地方金融风险以及流动性7个类别的10个变量,提取省际、区域、国家经济形势指数,并进一步获取经济扩张指数与经济收缩指数。
在研究思路方面,首先,文章清晰地阐释了基于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视阈探讨经济韧性的完整逻辑。其次,从“时”与“空”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国省际、区域、国家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特征,并对经济韧性的“量”与“质”进行辨析。最后,通过地理区域与产业结构双重视角,全面剖析中国经济韧性的异质分化。
4.结论与政策建议
(1)需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韧性向以“质”为核心、以“量”为辅助的方向转化,推动经济进一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2)深化东部地区技术辐射的深度与广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合作平台,以科技助推东北制造业转向“智造”。
(3)需以城市群作为基本发展单元,差别化地以重点省份或城市为抓手,拉动整个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形成“优势集聚、多级带动、周边辐射”的经济空间布局。
(4)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关键性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推进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
5.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边际贡献:第一,深入挖掘经济韧性的理论本质,构建经济韧性研究体系脉络,为巩固增强经济韧性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途径。第二,清晰阐释基于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视阈探讨经济韧性的完整逻辑,有效克服现有研究方法的局限,为探索经济韧性提升路径提供全新研究思路。第三,多角度识别中国省际、区域、国家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量”与“质”的动态变换以及异质分化,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献计献策。第四,所构建的计量模型能够在面临较大外部冲击时,更加精准地识别不同幅度的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模型选择。
未来可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除了经济形势外,尝试从研究对象更为多元化的角度实证探讨中国经济韧性的演变。
附:论文摘要
经济韧性是经济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实现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现。本文通过抵抗力韧性与恢复力韧性视角,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经济韧性内涵,并构建异质性扩张与收缩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基于经济扩张与经济收缩视阈,探究中国省际、区域、国家经济韧性的时空敛散及异质分化特征。研究发现:扩张期国家经济抵抗力韧性较低,“量”的恢复力韧性较高,东部地区经济抵抗力韧性不足,中西部地区具备一定“量”的抵抗力韧性,恢复力韧性不足。调整期西部与东北地区经济韧性下降存在时滞。收缩期国家与东部地区经济平稳性凸显,恢复力韧性增强。恢复期国家与东部地区经济扩张态势由降转升,“质”的抵抗力韧性与恢复力韧性提高,中西部与东北地区恢复力韧性未见增加;广东省、山西省、辽宁省和川渝地区对区域经济韧性的贡献突出。第三产业对经济韧性的贡献日益增强,东部地区产业“质”的韧性较高。实体经济对经济韧性起主要作用,技术市场发展初具规模,数字经济抗风险、助复苏优势有所显现,但是尚未成为经济结构的主导。本文的研究对巩固增强中国经济韧性,促进经济韧性的省际、区域协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隋建利,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吉林大学匡亚明领军教授A岗,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统计研究》、《财贸经济》、《国际金融研究》、《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李悦欣,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2021级直博生,师从隋建利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经济波动与经济风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研究成果发表在《管理世界》、《当代财经》等学术期刊。